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闽东北大门。其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早,以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为核心资源,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形成了较好的市场基础、旅游口碑和旅游品牌,吸引了无数的海内外游客。为进一步将福鼎市建成旅游目的地,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委托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编制《福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旨在系统提升福鼎市的旅游产品、形象、设施、服务和管理水平,将福鼎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文旅产品策划•区域规划
一、项目背景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闽东北大门。其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早,以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为核心资源,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形成了较好的市场基础、旅游口碑和旅游品牌,吸引了无数的海内外游客。但是,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尚处于观光旅游阶段的福鼎旅游急需转型升级,实现从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型,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为进一步将福鼎市建成旅游目的地,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委托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编制《福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旨在系统提升福鼎市的旅游产品、形象、设施、服务和管理水平,将福鼎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按照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规划组发现福鼎系统建设旅游目的地需要解决以下两大问题:
1.福鼎的旅游资源分布分散,多数资源单体规模小。如何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产业聚集和规模化发展?
2.福鼎的旅游资源以山海资源为为优势,但从福州至宁波的动车沿线上不乏优秀的名山和美丽的海滨,如何在这条山海大通道上凸显与众不同的特征,让福鼎旅游真正异军突起、突围而出?
三、规划总体思路
规划组重新站在休闲度假的角度下审视福鼎的旅游资源,并对比周边的市场供给,认为福鼎的山地和海滨并不具备较好的度假条件,特别是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受海洋季风影响大,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多台风,夏季炎热,冬季较冷),但可以依托起伏的山地地势和美丽的渔村、海滩、海湾和海蚀地貌发展山海运动产品,与周边地区形成差异化发展。同时,福鼎的白茶更应被视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资源,原生态的白茶文化(福鼎是中国白茶之乡,全国最大的白茶生产地区,全市种植有20多万亩茶田)构成了福鼎养生的环境氛围。因此,福鼎应构建以山海运动和白茶养生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按照以上发展思路,规划提出“清新福建、健康福鼎”的形象定位,通过山海运动与白茶养生的体验让游客来到福鼎获得健康的旅游、健康的生活,从而构建“健康福鼎”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福鼎旅游产品体系图
四、总体布局
为更好的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项目组按照“旅游度假地大本营空间布局模型”(度假区大本营式空间布局衍生形态研究杨振之)和旅游增长极理论对福鼎的旅游产业进行总体布局,形成“一心、两区、两带”。
“一心”即全市旅游服务中心,由福鼎城区、鉄锵新区、八尺门海湾组成,作为福鼎旅游目的地体系的中心大本营,主要发展城市休闲娱乐产业和美食产业,是福鼎全域旅游的一级服务中心。在中心大本营中,重点打造鉄锵滨海旅游新城,实现旅游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和旅游产业聚集区。规划在3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上布局美食文化娱乐综合体、滨海湿地公园、水秀剧场、海洋水族馆、海鲜交易集市、星级酒店群、山地度假村、花海公园等现代综合娱乐项目,并通过改造老城传统街区,打造新区双屿岛和八尺门海湾,形成美食小吃街、双屿游艇小镇、玄武湖水上世界度假区和妙缘古树文化园等人气辐射项目。
“两区”则是以山海运动和白茶养生为主题的旅游产业重点发展片区。按照梯次推进、重点突破的策略,在五到十年内优先建设山海岛旅游产业发展区。在这一片区中,通过对太姥山景区的提升,构建太姥山度假区,打造太姥山镇山海休闲港等措施,实现山城一体化发展,构建起一个集观光、运动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两至三天的停留。
茶乡山村旅游产业发展区则是在远期十年到二十年重点发展的片区。该区域是福鼎白茶种植的重要基地,市域内80%的白茶种植都集中在该片区,也涵盖了峡谷、草场、湖泊、古民居村落等旅游资源,资源组合度高,旅游开发潜力大,但目前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规划以茶主题文创、茶疗度假为特色,建设白茶国家农业公园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实现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四、规划总结
《福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是对旅游目的地的一次规划研究。通过研究,规划组认为旅游目的地体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联系密切的目的地群体,因此对于目的地体系的规划实际上是对目的地群体的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评价目的地的开发建设条件、确定发展战略、目的地体系的空间布局、策划重点吸引物、旅游城镇乡村体系、统筹安排区域的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规划也将“旅游度假地大本营空间布局模型”运用到全域旅游规划上,使中心大本营和重要景区形成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成为建设旅游目的地的重点突破口,并通过交通廊道辐射形成产业发展腹地,向外产生产业集群,构成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