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运营咨询•古城古镇
(1)调研方法及调研内容
调研方法:通过目测、丈量、拍摄、笔记、攀谈、购物、消费体验方式等形式掌握商业业态的基本概况。
调研内容:包括现状商业业态的类型、店铺的产权归属、业态经营状况、店铺的面积、店铺租金、经营者的计划等内容。
(2)现场调研分析总结
从业态布局来看,茅台镇商业街区集中在茅台镇的核心片区,分别位于茅园路、环茅路、杨柳湾、长征路、河滨路和银滩路,商业业态集中经营,易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从业态类型来看,商业主要满足市民的日常居住需求,主要业态为零售及生活服务、餐饮等,档次低、服务不规范;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商品专卖、休闲、住宿等商铺数量稀少,夜生活业态缺乏,留不住人。
从铺面形式来看,基本为下店上宅式的临街铺面,开放性较强,但空间承载力不够,无法满足规模化业态的融入。
从利用空间来看,铺面空间具有可变性和多元性,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利于调整空间和优化业态。
2、业态提升思路
业态主题化
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街区:发挥茅台镇本地优势,充分挖掘国酒文化、盐运文化和红色文化,通过植入不同类型、主题突出的业态,为茅台镇注入文化灵魂,以特色性商业形成差异性的竞争,从而塑造茅台镇的核心吸引力和品牌形象。
业态多元化
构建主客共享的商业集群:避免单纯的旅游商品售卖传统模式,而是构建一个业态类型丰富、档次不一,集餐饮、购物、住宿、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丰富的消费体验场所,兼顾本地消费和游客消费,构建主客共享的多元化旅游商业业态集群。
业态体验化
形成个性化的旅游休闲方式:随着茅台古镇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游客休闲消费的升级,应注重旅游业态的体验性、参与性,着力引入特色美食、精品购物、餐饮休闲、主题客栈、白品鉴、酒文化体验等体验性商业业态。
动静分离,满足不同业态经营需求
茅台镇6条商业街区业态布置遵循动静分离的原则,将比较吵闹的酒吧、会所、大众餐饮等与具有较高安静需求的住宿、休闲类业态进行隔离;同时还要将形成较多烟尘和气味的小吃、火锅类业态与具备淡雅需求的西餐、咖啡、服装、古玩字画、水吧、茶馆类业态进行隔离。
交织混合,实现不同业态之间的顾客共享
旅游街区的商业形态打破固有旅游街区功能分区的格局,采取交织混搭的商业业态布局形式,以实现不同业态之间的顾客共享,避免因功能分区形成的旅游商业 “人流潮汐现象”。
横向空间调整,扩大商铺内部利用空间
根据商铺空间及产权现状,部分商铺可经过内部打通的方式,扩大商铺的利用空间,为引入规模化业态提供基础。
纵向空间延伸,形成室内外可相互转换的商业空间
根据临街铺面前街道空间可利用状况,适当开发街道空间,充分利用景观设计,采用植入商家LOGO的遮阳伞,打造休闲走廊,形成室内外可相互转换的商业空间,同时也可以烘托街区的商业氛围。
景观多元化
为营造商业氛围,充分利用街道上的空间环境,通过具备视觉冲击力的景观节点、清澈可亲近的水景、趣味性的路面铺装以及连续不间断的街头表演等打造多元化的人气磁场,烘托商业氛围。
环境舒适化
以人流动线为重点,以统一的文化主题和一个贯穿始终的风格,设计建筑风貌、色彩、雕塑、路标、喷泉、水系、花盆等视觉元素以及商铺装饰、体验性元素,并通过环境整治构建舒适的街巷空间。
夜景亮化
结合茅台夜生活业态,实施夜景亮化工程。
(1)业态现状分析
(2)业态发展定位
主题定位
杨柳湾、跃进街是茅台镇的核心通道,连接国酒文化城和在建的茅台文化创意园区,是将来游客最为集中的区域,因此要充分利用这条街区,突出茅台酒文化,以“印象·茅台”为主题,融入酒文化、民俗文化,并引入世界酒文化元素,让游客可以全面体验茅台镇核心文化,给游客综合印象。
市场定位
主要满足旅游者中高端消费需求,重点针对大众观光游客、自驾车游客、商务休闲游客、文化体验游客、茅台镇居民及厂区工人等群体的休闲娱乐和住宿餐饮消费,同时兼顾购物、特色小吃消费群体。
业态主题及档次
杨柳湾和跃进街是茅台镇最有条件启动业态调整的区域,业态主题定位于国酒文化体验和地域民俗文化体验,并注入现代时尚元素发展文化休闲、主题住宿、特色餐饮和体验式购物等旅游商业业态。业态的档次以中端为主,高端、低档为辅,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旅游者,同时兼顾居民生活业态。
空间利用
店铺内部能够打通的店铺,尽量打通形成相对通透的商业空间,便于引入档次高、品味高的休闲娱乐、餐饮等业态;在街道空间相对较宽的区域,尽量考虑休闲娱乐业态,并利用店铺前区空间,设置休闲平台,将店内空间和店铺前区空间结合,同时可提升街道人气;梳理街道空间,形成多个景观节点,布置景观小品,增加绿化、休息设施等。
(3)业态分段规划